近年来,中国太保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深入践行“责任、智慧、温度”的服务理念,在全系统掀起“为民办实事”热潮,深入挖掘养老助残、普惠保险、防灾减灾、乡村振兴等民生领域的特色实践,在2025年金融教育宣传周来临之际,推出“为民办实事”系列宣传,生动展现太保人扎根一线、守护民生的责任担当。中国太保将“保险让生活更美好”的信念转化为纾民困、解民忧的实际行动,在与时代同频共振中践行金融为民初心,用精准服务丈量民生需求,以坚实保障书写守护人民美好生活的时代答卷。
脚步丈量普惠路服务织就保障网
【案例来源】中国太保寿险甘肃分公司
【案例亮点】一线服务人员扎根贫困地区,不畏困难,带领团队脱贫攻坚,让普惠保险深深融入基层保障体系,实现乡村振兴。
【案例简介】周渊平是中国太保寿险大病保险的一线服务者,自2017年起,他把根扎在了甘肃临夏回族自治州——这片曾被列入国家“三区三洲”深度贫困地区。为了能让大病保险破解乡亲们“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周渊平带领8个宣传小组,将脚印印在全州106个乡镇的泥土里,留在1149个行政村的乡间小道上,20余万份宣传材料像一只只传递温暖的手,把医保政策送到乡亲们手中。9年来,他和队友们用最朴实的语言为乡亲们讲解政策,用“啃硬骨头”的韧劲,把“以人民为中心、以客户需求为导向”的理念,酿成了乡亲们口中“靠谱”的口碑。
为了打通服务贫困农户的“最后一公里”,周渊平的脚步还穿梭在临夏州七县一市的政府部门与医疗机构之间,多少次沟通协调,多少回奔波忙碌,终于让临夏州的大病保险服务窗口从最初的7个扩展到53个,实现每个县至少有2个便民窗口的目标。
在周渊平的带领下,团队不仅圆满完成了使命,更将临夏的实践打造成了行业内的“标杆样板”。临夏州健康扶贫项目组屡获殊荣,其案例被收录进《中国银行业保险业助力脱贫攻坚实践成果》一书,成为全国推广的范本。每一份沉甸甸的荣誉,都是他们实干担当写下的答卷。
政保联手打造反诈“金钟罩”
【案例来源】中国太保产险宁波分公司
【案例亮点】“政府+险企”创新打造全国首个反诈普惠保险,通过政府多单位联合宣教,保险公司全面兜底,切实守护住居民的“钱袋子”、老年人的“养老钱”。
【案例简介】2024年5月,宁波市海曙区鼓楼街道苍水社区与中国太保产险宁波分公司签署保险合作协议,标志着全国首个反诈普惠保险在宁波正式落地试点。
反诈普惠保险首批参保对象由社区选定试点,当参保居民遭遇电信及互联网诈骗造成其个人资金损失,且在公安机关立案之日起90天内仍未追回的,公司将按约定进行赔付。同时,反诈普惠保险除了针对参保居民的基础保额外,特设反诈志愿者专属保险服务:当反诈志愿者接到派出所预警后,将上门劝阻,并提供反诈普法宣传;对已受骗居民,反诈志愿者将针对性开展心理辅导或进行法律援助。
政保携手落实反诈工作,充分利用商业保险调动全民反诈的热切氛围,给社区的人民群众实实在在提供了反诈宣传防范和经济补偿机制,也在强调网络安全的当下,为维护一方长治久安提供了新模式、新思路。
养老金融创新助力临港破局
【案例来源】长江养老
【案例亮点】通过养老金融创新,以差异化方式激励和留存人才,并推动作为养老保障第二支柱的年金扩面,切实为企业和人才解决难题。
【案例简介】在我国加快建设科技强国与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双重背景下,临港新片区作为国家改革开放“试验田”和上海经济发展“增长极”,面临着吸引和留存高科技人才、完善养老保障体系的双重任务。长江养老联合临港投控集团,协助临港新片区管委会启动临港人才企业年金项目,旨在通过创新模式,既解决人才激励留存问题,又探索企业年金扩面路径。
临港人才企业年金项目聚焦企业核心骨干,按人才划分设置不同缴费比例,避免增加初创企业人力成本,同时增加管委会激励金机制,提升人才吸引力。另外,账户记录清晰、权益阶梯式归属、统一成熟的产品管理、全线上化运营等也精准匹配企业和人才需求。自推向市场以来,反响热烈。对人才而言,不仅获得了更完善的养老保障,还能享受“太保家园”优惠、重疾绿色通道等增值权益,增强了在临港发展的归属感和安全感;对企业而言,节省了人力成本,能将资源聚焦核心人才,助力企业快速发展;对社会而言,探索了企业年金扩面的有效路径,完善了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让更多中小企业及科技企业员工受益,充分体现了养老金融创新为民办实事的价值。
该项目通过养老金融创新,不仅解决了当下临港的人才和养老保障问题,更助力打造人才生态圈,推动科创企业发展,服务新质生产力,为临港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真正做到了以创新举措为民办实事、谋福祉。
|